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②丨营商环境优,市场主体兴 过去三年,武汉新登记经营主体百万户
湖北日报讯(记者肖丽琼)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沃土,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在2023年全国“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武汉位居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前十。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武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程用文介绍,武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过去三年,武汉市年均新登记经营主体34.85万户,年均增长31.73%,2023年经营主体总量达到206.61万户,经济总量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
据介绍,在优化营商环境,武汉始终注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降门槛、提效能。持续深化“四个一”改革,即“一事联办”“一网通办”“一码通办”“一圈通办”,去年全市实现134项主题事项“一件事一次办”,19.3万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和“就近办”,1000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武汉都市圈“一圈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提升办事体验和便利度。
二是突出降成本、减负担。坚持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去年新增减税降费、退税缓费328.7亿元。持续做优“汉融通”服务平台,发放政策性担保贷款180亿元,三年累计为5.1万家中小微企业纾困贷款贴息39亿元。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流程,免收中标人履约保证金52.9亿元。大力发展枢纽经济,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通过多项举措,去年为经营主体降低各类成本441.54亿元。
三是突出优服务、强保障。坚持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承诺可开工”审批模式,推行告知承诺、豁免审批、“标准地”出让等制度,实现“三天核发六证”。改造提升、整理新建“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持续推进“三创一镇”,即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和创新创业特色小镇建设,设立中小企业服务工作站510家,全力支持服务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
四是突出强法治、促公平。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完善涉企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全年共有728项行政处罚事项实行“柔性执法”,260万件案件实现执法全过程网上办理和可回溯管理。健全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37个行业,联合抽查覆盖面达95.18%。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便企受理案件23.48万件,完成胜诉退费案件2.29万件,切实以高质量法治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
今年,武汉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争创全国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