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博彩

皇冠博彩

欢迎访问皇冠博彩!

微信公众号

无障碍服务

智能问答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24-01-02 15:40  

——2023年9月13日在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武汉市审计局局长 王继德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根据审计法及相关规定,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审计局依法对武汉市2022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立足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扎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武汉高质量发展。

审计结果表明,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和疫情持续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区、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武汉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实现良好开局。

——加力提效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稳中向好发展态势。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一系列帮扶措施,促进经济企稳回升。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累计退税减税降费721亿元,惠及27万余户市场主体。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新增贷款3,558亿元,发放纾困贷款805亿元。投入232.7亿元支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投入56.5亿元促进消费恢复提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挖掘新型消费潜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

——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7.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和7.7%,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扎实起步,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可及。投入257.4亿元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提升,投入245亿元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投入321.5亿元助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投入43.5亿元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统筹资金233.6亿元支持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着力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始终坚持“节用裕民”,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清理结余结转资金,压减和收回存量资金137亿元,全部用于疫情防控、民生兜底等重点支出。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17类48项惠民惠农补贴纳入“一卡通”管理,实现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 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2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2,148.57亿元,支出2,094.45亿元,结转下年使用54.12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2,028.26亿元,支出1,978.15亿元,结转下年使用50.11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8.08亿元,支出16.27亿元,结转下年使用1.81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62.35亿元,支出370.33亿元,当年结余92.02亿元,累计结余506.74亿元。

对皇冠博彩官方网站具体组织市级预算执行和编制市级决算草案情况、江岸区、江夏区、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政府性收支管理情况、支持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及部分市属国企使用专项债券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不规范。435,235.35万元非税收入未及时缴入国库;1个区财政专户中留存以前年度的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利息收入共4,150.14万元,未清理缴库。

(二)部分项目资金安排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3个区620,419.68万元结余结转资金未统筹使用;2个区上年结转资金87,006.4万元未按规定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1个区1个项目在上年结转2,864.03万元的情况下,继续安排预算3,500万元,至年底结转增至3,397.35万元。

(三)预算执行管理不严格。225,344.86万元项目资金预算执行率低于50%;3个区代编预算82,409万元未及时落实到单位和项目;2个区未及时下达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7,313.83万元。

(四)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控不合理。67,429.34万元结余结转资金未按规定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个区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规模未控制在合理范围。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不完善。2家企业下属3家公司未纳入国资经营预算范围;2家企业欠缴国资收益27,331万元;1个区超收2家企业国资收益5,104万元。

(六)部分资金资产管理不到位。2个区在拨付国有企业资本金及政府投资基金时未相应增加政府股权投资,涉及资金145,107万元;1个区违规保留8个财政专户;支持商务发展资金奖补不规范,涉及5家企业、金额291.01万元。

(七)部分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2个项目未经批准改变了专项债券资金用途;2个项目用专项债券资金支付项目利息及经常性支出。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对全市91个市直部门及相关所属单位2022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单位预决算编制不精准

市直水务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8个预算项目未编制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3个部门少报决算1,328.81万元。

(二)部分单位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力度不大

5个部门和6家二级单位历年结余结转资金26,632.1万元未安排使用或已安排但未执行;4个部门和1家二级单位未及时清缴基本支出事项结余224.77万元;1个部门所属单位负责实施的两个建设项目结余资金176.67万元未及时上缴。

(三)部分单位内部管理合规性控制不严

2个部门和2家二级单位未及时清理往来款1,362.89万元、违规列支经费485.79万元;12个部门和12家二级单位52个项目未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以及存在规避公开招标、通过特定方式直接选定供应商等情况。

三、 重大项目审计情况

对11个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11个项目不同程度存在违规招投标行为

5个项目部分工程规避公开招投标;7个项目部分工程虚假招标;7个项目部分工程涉嫌串通投标;10个项目部分工程存在肢解转包、转包给不符合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以及层层分包等行为。

(二)部分项目投资成本管控不严

10个项目部分工程高套单价、多计数量、重复计费等增加投资成本;5个项目其他费用挤占建设成本;4个项目部分工程未按批复的可研进行设计,擅自增加面积,以及设计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增加投资。

(三)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

3个项目超进度提前支付工程款;3个项目建成后部分设备闲置、使用率不高、经营收入未达预期。

四、重大政策落实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

(一)贯彻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专项审计

重点关注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实施社保费缓缴、加大稳岗支持力度等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688万元直达资金支出进度低于50%;部分保费补贴及稳岗资金发放不精准,涉及单位18家、补贴67.98万元;2家公司签订合同时未明确付款期限,涉及合同金额46.15万元。

(二)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

重点审计了市本级和13个区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及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2家公司通过伪造劳动合同等方式,骗取就业补助资金132.71万元;60名从未参保人员骗取失业补助金25.25万元;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截留滞拨应由用工单位享受的稳岗返还、以工代训补贴等78.53万元。

(三)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

对全市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了各区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等106个单位。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政策执行监管不到位。3个区345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未纳入监管平台或未补办审批手续;5个区140家培训机构未办理资金托管账户或账户监管流于形式;1个区未建立义务教育学校考试日常监管制度;3个区7所“公参民”学校未完成资产划转和注销登记手续。

2.资金管理及使用不规范。1所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占有学校资金1,865.95万元;3所学校将课后服务费等资金1,507.9万元公款私存。

(四)东湖综合保税区政策执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对东湖综合保税区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补贴兑付周期较长、绩效不高。企业从申报到收到补贴的平均时间跨度为6.8个月,兑付周期较长;未制定企业落户后经营、绩效等方面的跟踪考核措施,部分落户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等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偏低。

2.审核把关不严,部分补贴发放不规范。1家企业通过重复申报项目获得租赁补贴66万元;2家企业超标准获得租赁补贴13.76万元。

(五)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情况

重点审计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种都建设奖补资金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2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多处未按设计施工;34个项目建设进度缓慢;3个区部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期管护不力,影响部分工程设备使用,且存在部分毁损情况;23家企业的项目申报、验收资料不完整、不规范;1个区在评审方案中降低验收标准,导致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验收,涉及奖补资金110万元;1个区28个农村污水处理项目和4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均未按期完工;1个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专项中的4个项目未履行审批手续、自行变更建设内容,3个项目未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

五、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审计

重点对6户国有企业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3户企业部分大额资金调度、对外投资、展期借款等事项未经集体决策;3户企业未经评估出租厂房、仓库;2户企业欠收租金、售房款;1户企业对9家长期无投资收益的参股企业监管不到位;3户企业收入、成本确认不规范,影响企业利润的真实性。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

对85家市直部门(单位)房产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并在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关注了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55个单位购置和建成投入使用资产未入账、重复入账以及核算不规范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账证不符;11个单位部分资产长期闲置未有效利用;11个单位资产长期借用给其他单位、被职工无偿占用;11个单位未经批准或未经评估出租、出借资产;1个单位38万元租金收入未上缴财政;2个单位未经集体决策处置资产或处置不及时。

六、 审计建议

(一)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加强收入统筹,规范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清理盘活存量资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合理管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健全预算平衡机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强化预算刚性约束,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二)持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精准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对民生资金全过程的跟踪问效,切实保障群众权益。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市人民群众。

(三)规范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优化资产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能。持续深化市属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更好发挥国资国企在武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健全国有资本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机制,推进国有资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的关键之年,审计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全市中心工作,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武汉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武汉篇章贡献审计力量!


相关附件:
相关文章:
相关链接:
 已阅 267  打印   关闭 
美高梅博彩 沙巴体育 开云电子(中国)官网 十大足彩平台 九游体育 澳门博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