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190172号提案的答复
一、我市PPP项目推进情况
目前,全市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共62个,总投资2687.62亿元。其中,市本级入库项目23个,投资规模552.67亿元;区级入库项目39个,投资规模2134.95亿元。市本级23个入库项目中,已签订PPP项目合同并开展项目建设的项目19个,包括社会福利院综合大楼B座、东湖绿道二期、江南中心绿道武九线综合管廊、黄孝河综合管廊及其相关道路排水、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投资规模432.94亿元。
二、我市PPP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PPP模式工作机制。成立了市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PPP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皇冠博彩官方网站办公,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为了减少项目审查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建立了项目联审机制。由市PPP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财政、发改、国土规划、环保、法制、城建、城管等政府相关部门,对PPP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联合审查,推动各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PPP工作。
(二)推进PPP项目规范实施。积极会同市发改委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项目筛选识别,对拟采用PPP模式的项目,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PPP项目实施方案,财政部门开展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通过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后,由我局组织各相关部门对PPP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联合审查。联审通过的,报市政府审批。会同实施机构合理设定社会资本采购标准和条件,确保采购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三)严守财政支出“红线”。科学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杜绝假借PPP搞变相融资、规避PPP管理要求、“重数量、轻质量”等不规范行为,确保项目全生命周期规范实施。对于相关规定出台前的项目,我们根据新的政策规定均要求有关单位对项目方案及合同进行了调整。
截止目前,市级已入库项目全生命周期财政支出责任合计为1023.98亿元,年均支出58.58亿元。财政支出责任占比最高的一年为2021年,占比不到百分之五。全市各区级PPP项目财政支出责任也均控制在10%红线内。
(四)做好项目信息公开。为加强项目信息披露,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及时录入我市PPP项目有关信息,及时和适时公开PPP项目实施方案、PPP项目合同和项目实施情况等信息。在皇冠博彩官方网站网站设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栏,及时发布PPP相关政策法规、PPP项目信息及PPP工作动态等。
(五)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作用。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和专家力量,为我市PPP方案设计、政策咨询、项目评审等方面提供服务。组建了我市PPP咨询服务机构库,供各相关部门参考。为提高项目“两评一案”编制质量,我们优化了工作流程,在实施方案编制环节,组织PPP咨询专家提前介入,开展方案初审,严把实施方案编制质量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在加强PPP项目统筹谋划、继续规范推进项目实施、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鼓励民间资本参PPP项目和按效付费,严格履约守信等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严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范有序推进我市PPP模式发展,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我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
(一)加强PPP项目统筹谋划。严格项目建设条件审核,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优先支持污染防治、精准扶贫、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积极推动健康、文化、科技、养老、教育、体育、旅游等公共服务行业运用PPP模式,促进PPP模式在各行业的均衡发展。重点推动实施以使用者付费为主的项目,对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强制实施PPP模式。
(二)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一是严格项目筛选,严把PPP模式的适用范围和边界,防止将纯商业项目包装成PPP项目进行融资,确保项目性质合法合规。对仅涉及工程建设、无运营内容的项目不采取PPP模式实施。严禁通过“工程可用性付费”+少量“运营绩效付费”的方式,提前锁定大部分政府支出责任,切实防止政府兜底风险。二是强化PPP项目论证,按规定履行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及公开竞争性采购程序,严守10%支出“红线”。
(三)加强PPP项目合同审查。加强对PPP项目合同的审查、督促项目实施机构严格按照项目方案确定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风险分担,明确项目产出标准,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建立完全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确保PPP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四)按效付费,严格履约守信。指导主管部门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将PPP项目合同中约定的政府跨年度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期财政规划,保障政府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履约能力,做好本级PPP项目的财政预算管理工作。加强PPP项目绩效评价,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合理安排预算资金,按照合同约定向项目公司或社会资本方及时足额拨付补贴资金,防止出现履约风险。
(五)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积极运用PPP模式,选择资产优质、适合运营、能够减少或化解政府债务的存量项目,采取转让-运营-移交(TOT)、改扩建-运营-移交(ROT)等多种运作方式,有序盘活存量资产。鼓励采用转让项目的经营权、收费权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降低转让难度,提高盘活效率。
(六)鼓励民间资本参PPP项目。一是降低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条件门槛,合理设置资格条件,为民营企业创造平等竞争机会。二是加强项目策划,积极创新运营模式、充分挖掘项目商业价值等,建立PPP项目合理回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三是鼓励民间资本成立或参与投资基金,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机构管理并投资PPP项目,获取长期稳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