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一、全区财政运行和“三保”情况
(一)积极强化征管措施,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一是加强收入预测与统计分析,强化收入征管。1-7月,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完成233.48亿元,为年初预算的58.6%,下降6.4%,税占比为97.28%。二是1-7月获得调度资金约56亿元,发行政府债券35.93亿元,支持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成立财税部门联合领导小组,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税规模超过40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从2014年的194项减少至37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从2014年的111项减少至17项。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面对税收收入大幅减收的困难局面,在全力组织收入的同时,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存量资金,并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力度,全力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一是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区级基本财力保障主体责任,确保基层财政稳定运行。1-7月,全区民生类支出共45.61亿元,增长41.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28亿元)的59.79%。二是确保吉利、云峰等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投产,足额保证军运会相关支出。三是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兑现了20余家企业一企一策扶持资金,拨付“黄金三十条”工业技改和高管奖励等普惠性政策区级扶持资金,共计23.48亿元,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强化财政金融互动,积极防范债务风险
一是逐步完善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工作机制,实现动态及时监控,确保整体风险可控。二是加强全区6个PPP项目管理,对合规性开展自查整改,重新梳理财承可用空间,为后期PPP项目开展做好准备。三是推进资本市场建设。目前全区有境内外上市企业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220家优质企业被纳入到后备企业库中。借助基金小镇和南太子湖私募工场两大平台,大力吸引基金类企业集聚。1-7月新注册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23家,新增注册资本169亿余元。
(四)全面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规范运行
一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工作考核办法、预算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监控的文件,切实提高部门预算单位主体责任意识。二是加强财政财务监管,推进财政财务一体化监管大平台建设,努力实现财务核算规范化、财务报销模板化、应用监管一体化、公务差旅电子化,加强预算单位财务开支风险控制。三是推进依法理财建设,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对所有公开预算的单位开展专项检查。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聘请法律顾问律师。
二、面临的压力与问题
(一)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政策性减收。2019年实施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包括增值税税率下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和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措施等。二是汽车制造业整体持续低迷,部分重点税源企业十分不景气。神龙汽车(-53.6%)、东风雷诺(-81.0%)和格力电器(-17.9%)等企业在1-7月税收为负增长。三是全区的税收结构是以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的,地方主体税种不明显,留存地方的财力较少,可用财力不足。在减收的同时,军运会、重大项目落地和城市攻坚计划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
(二)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是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一些部门预算单位存在重预算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意识。二是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尚未覆盖所有财政资金,一些领域财政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的问题较为突出。三是绩效激励约束作用不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尚未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财源建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议全区将强化税源涵养培育放在首位,将支持产业发展作为财源建设的首要任务。完善协税护税机制,税务、招商、经信、园区等部门配合充分挖掘税源,推动税源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不断提升组织收入能力。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向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通航卫星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倾斜,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二)突出绩效导向,推动实现高效益发展
面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现状,建议全区要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格项目审批和投资计划审核,对涉及城市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要不遗余力支持;对可做可不做,可引可不引的项目,坚决不上。并充分挖掘土地基金收入的潜力,统筹安排土地收储和开发支出,筹措充足的资金用于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各部门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绩效缺失有问责”的全过程绩效管理体系。
(三)突出债务风险防范,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议全区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积极开展政府隐性债务清理工作,切实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各平台公司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变相举债。坚持底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议全区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管好用好债券资金,尤其是建立专项债项目储备库,既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又保证财政后续发展空间。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财政局 董君怡
2019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