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关口整合资金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任务,为做好相关工作,江夏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建设资金,强化项目管理,加快建设步伐,不断巩固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严格项目管理,确保程序规范
在项目立项时,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以“农民要办”为前提,以“选准项目”为核心,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开申报、竞争立项、择优选择。所有项目全部进入政府采购实行公开招标,并邀请了区财政局监察室、政府采购办对整个招标过程进行监督,评委由湖北省招投标中心现场抽签、现场评分、现场宣布中标结果。在项目建设工程中,为了明确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内容,在每个项目区显著位置设立项目公示牌,将建设内容、投资金额、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全部公示。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和工程量单项审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材料、工序、主体工程、隐蔽工程方面严格把关,并控制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
二、严格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在资金管理上,实行“三专”制和县级报账制,对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直达施工单位,防止挤占挪用现象发生;在资金使用上,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确保资金管得住,用得好;在资金监管上,对内认真开展专项检查、中期检查和竣工项目验收,及时解决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外主动邀请区审计局、市会计事务所对项目资金、工程量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结算支付项目工程款。着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的管理和核算,严格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合理确定支出标准,认真执行预算;按照"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勤俭办事、专款专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以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计提项目管理费,并按照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标准使用项目管理费,不超范围列支。
三、严格档案管理,确保资料齐全
按照上级农发办制定的有关档案资料归档的规章制度,指派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对收发文件和项目资料进行登记、保存。把档案资料按时序、项目建设二条线整理档案资料,按档案资料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立卷,整理出每卷的目录和全部档案资料的总目录,并把档案资料立卷编号归档,确保了资料齐全和可操作性。
2011年-2016年,江夏区共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个,建设面积8.83万亩,总投资13109.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8543万元,市级财政资金2427.6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478.4万元,自筹660.6万元。重点支持南部乡镇粮食主产区建设,尤其是2013、2014两年连续在法泗街围绕弓字港流域连片开发,2011、2012、2014、2015、2016年在山坡街围绕山坡湖、卢家畈、雅雀湾、官南垸等流域连片开发。通过土地治理,把项目区利用低效、未利用的土地,建成“渠相连、路相通、田成片、树成林”的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特别是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改善灌溉面积和除涝面积,使得农民安心种田,万亩农田变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粮食基地。六年来,全区共新增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6.34万亩,新增粮食产量2145万斤,蔬菜6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