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区推动财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武汉市化工区财政坚持“保运转、抓融资、建制度、促规范、当参谋”的工作思路,促进全区财政事业健康发展。
服务乙烯抓财源。在全区牢固树立石化工业财源是“第一财源”的观念,定期召开财源建设联席会,通过财源信息共享,创新扶持机制;组织协调区国税局深入中韩石化、鲁华、凯顺等重点税源企业,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区地税局在全面了解化工行业的生产经营及税收,撰写《武汉80万吨乙烯产业集群税源发展分析报告》,为培植税源提供参考意见。拨付支持乙烯发展资金2亿元,乙烯当年实现产值186亿元,上缴各类税收4亿元。全面实施项目带动壮财源、挖潜促收增财源等有效措施,实现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全口径收入完成6.61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2.29亿元,同比增长69.8%。
参与融资化风险。2014年化工区进入偿债高峰,全年需偿还各类到期债务共32.35亿元,在区财力尚未形成规模和融资条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信用贷款、信托产品、银行展期、搭桥贷款、村级理财、BT项目等各种方式,全年共筹措资金46.95亿元。对外直接与各类机构商谈,主动作为,创造融资条件,对内协调化工投、区土储中心及城建公司,在资金的分配、调度、使用、划转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了政府债务风险。
深化改革促规范。启用部门预算编制系统及指标管理系统,全区34个部门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预算编制系统管理;全面展开清理和规范区级预算部门和单位银行账户,共撤销预算单位实有账户10个,新增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3个,推行公务卡报销制度,实现全区公务卡消费信息实时下载;对14家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清产核资,实现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金动态临控;开展重点领域和环节财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票据使用、“小金库”检查,并配合省委巡视组审计、土地收益专项审计及市审计局年度审计,针对有关预算单位违规使用资金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
作风建设增效能。将把好原则、履职尽责,贯穿于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从全程督导、从严督导、分类督导三方面开展工作,以既不包办,又认真负责的态度,确保了八吉府街财政所、鲁华粤达公司前期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效;积极筹措文明创建资金300万,在专款专用的原则下,及时将安排的资金拨付到位,确保全区文明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利用每周例会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六查”、“三严三实”为主题的推进财政改革专题座谈会,明确推进化工财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为财政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