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 发挥专项资金倍增作用
7月25日下午,市深化财政专项资金改革领导小组在市政府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由常务副市长龙正才主持,市长万勇,副市长刘立勇、刘英姿等市领导以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了市深化财政专项资金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议事规则,听取了市经信委、农委、交委、新港委、旅游局、商务局、科技局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财政专项资金改革思路和对当前资金安排的建议。
万勇市长提出,财政专项资金对武汉市近年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当前改革、创新以及结构调整的任务要求不断变化,专项资金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专项资金的倍增作用还要进一步发挥。在做好今年的资金整合以及后续年度的预算工作过程中,要体现改革思路,做好“四则运算”。
一是做“减法”。进一步减少奖补范围,继续解决“碎片化”问题。全面清理市级专项资金,对效益不高、政策到期、低效分散和设立重复的无偿资助资金逐项做“减法”。关于今年的资金安排和明年的预算编制,在确定改革原则的基础上,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二是做“加法”。市级资金要继续突出规模效应,资金逐步集中后,对单个企业、单个项目的奖励、补贴、投资的规模要进一步增加,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更大力度支持产业发展。
三是做“乘法”。加快发展政府引导基金,督促合作银行和社会资本放大匹配、扩大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多级放大功能,实现乘数效应。要鼓励创新、容许失败,用于创新以及创新产业上的基金要大胆改革,充分发挥基金对产业发展的“乘法”作用。
四是做“除法”。对于安全、民生以及重大改革试验、重大项目等领域,在资金和基金的筹措分摊上,不能仅靠单个部门,要加“分子”做“除法”,增加资金来源渠道,将各个渠道的资金、基金集中起来,形成合力,统筹使用,确保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资金充足、及时到位。
领导小组还对当前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在灾后重建方面,发改、农业、水利等方面的支农专项资金要聚焦房屋、基础设施重建及生产恢复等工作;在运输物流上,要充分研究“多式联运”解决方案,认真分析比较各种运输方式的成本和效率,形成科学的资金投入方案;专项资金改革工作相关的新规则、运行模式要进一步细化,让部门有所遵循,具体执行环节仍按程序审批。